词条 | 颛顼陵 |
释义 | 颛顼陵历史地名 颛顼陵怎么写好看:颛顼陵历史词典解释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六十五里梁庄乡三杨庄西三里硝河西岸。其西为帝喾陵,故又称颛顼帝喾陵。《山海经· 海内东经》: “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史记·五帝本纪》 集解引 《皇览》: “颛顼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 《水经· 淇水注》:淇水 “又北径白祀山,东历广阳里,径颛顼冢西,俗谓之殷王陵,非也。《帝王世纪》 曰: 颛顼葬东郡顿丘城南,广阳里大冢者是也”。《通典 · 州郡典》 魏州顿丘: “鲋鰅山,颛顼葬其阳,九嫔葬其阴。今名广阳山。” 《元和志》 卷16澶州顿丘县:“颛顼陵,在县西北三十五里。” 元初,在陵园四周及二陵之间修砌了砖墙。清宣统年间,黄河故道风沙南移,陵园俱被风沙掩埋。现仅存一个大沙岗和二通石碑,一通石碑全露在外,上书 “颛顼陵”三大字,气势磅礴。另一通书 “颛顼帝喾陵”,石碑仅露地尺许,为元天历二年 (1329) 所立。颛顼与帝喾位居五帝之列,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两位著名的帝王。 在河南省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西、硝河西岸。其西为帝喾陵,故又称颛顼帝喾陵。始建年代无考。唐大和四年(830年),陵前建大殿五间,大殿内塑二帝像。殿外东南有碑林。元初,又在陵园四周及二陵之间修砌砖墙。每逢春、秋两季,或封建改元便遣官告祭。清宣统年间黄河故道风沙南移,陵园俱被风沙掩埋。现仅存一大沙岗和二通石碑,一通石碑全露在外,上书“颛顼陵”三颜体正楷大字,大气磅礴。另一通书“颛顼帝喾陵”,石碑仅露地尺许,为元天历二年(1329年)所立。颛顼,号高阳氏;帝喾,号高辛氏,为传说中古代两个氏族的首领,夏、商的直系祖先,距今约四千五百余年。位居五帝之列,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两位著名的帝王。1979年春,在陵区下发现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陶片、烧结土等遗存,确认是一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许田县五代唐改许昌县置,属许州。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东北五十一里许田。北宋熙宁四年1071废入长社县。 古县名。五代唐避先祖李国昌讳,改许昌县置,治今河南省许昌市东北许田。属许州。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省为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