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学塾怎么写好看:
普及学塾历史词典解释
普及新式小学义务教育的半日制学堂,取普遍、百姓人人皆学之意。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开设三十所,专收当地街店铺户识字无多,或不识字的年在十五岁至二十岁者入学。按日分门讲授,每日两小时,以教其识字明理、能谋生计、不犯国法为宗旨。此学塾皆为官费,不收百姓分文,每天上课时限由各塾酌情自定。
词语分解:
- 普及的解释 1 ∶普遍传播普及教育2 ∶普遍推广普及学术成果
- 学塾的解释 私塾。镜花缘第十六回:“只见有一家门首贴著一张红纸,写著‘女学塾’三个大字。” 王统照 号声·沉船:“因为他家当富裕的时候,他正在邻村的学塾中读书。”
历史知识推荐:蜀侯煇
?—前301 煇或作晖、恽。战国时秦国所封之蜀侯。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蜀侯通被其相陈壮所杀。次年,秦伐蜀诛陈壮。秦武王三年前308封其为蜀侯。秦昭王六年前301秦将司马错入蜀,迫其自6*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