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推六问 |
释义 | 三推六问历史典故 三推六问怎么写好看:
三推六问历史词典解释指多次审讯。元.关汉卿《窦娥冤》四折:“他将你孩儿拖到官中,受尽三推六问,吊拷绷扒。”《水浒传》一二回:“三推六问,却招做一时斗殴杀伤,误伤人命。”亦作“六问三推”。元.无名氏《延安府》二折:“又将他个原告人亲儿枷起,好将那杀6*人贼六问三推。”《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至于扳诬冤枉的,却又六问三推,千般煅炼,严刑之下,就是凌迟碎剐的罪,急忙里只得轻易招成,搅得他家破人亡。” 并列 三、六,指多次。推、问,指审问。多次审问。元·关汉卿《窦娥冤》2折:“你要官休呵,拖你到官司,把你三推六问。”《二刻拍案惊奇》卷21:“重大之狱,三推六问。”△用于政法部门的审案过程。也作“六问三推”。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枝官枝与树干相对而言,分枝之官,犹言冗官,指无事于的闲散官员。韩非子.和氏:“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