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楮怎么写好看:
刻楮历史词典解释
《韩非子.喻老》:“宋人有为其君以象(象牙)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后以“刻楮”喻技艺工巧或治学刻苦。唐 黄滔《刑部郑郎中启》之一:“比者伏蒙曲念虚芜,荣流咳唾,诲以磨铅未至,刻楮非工。”宋 陆游《别曾学士》诗:“画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
词语分解:
- 刻楮的解释 语本韩非子·喻老:“ 宋 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象,指象牙。后因以喻技艺工巧或治学刻苦。 唐 黄滔 刑部郑郎中启之一:“比者伏蒙曲念虚芜,荣流咳唾,诲以磨铅未至,刻楮非工。” 宋 陆游 别曾学士诗:“画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 明 瞿佑 归田诗话·鼓吹续音:“仍自为八句题其后云:……半生莫售穿杨技,十载曾加刻楮功。”
- 刻的字典解释 刻 kè 雕,用刀子挖: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
- 楮的字典解释 楮 chǔ 落叶乔木,树皮是制造桑皮纸和宣纸的原料
历史典故推荐:耋嗟
易.离:“大耋之嗟,凶。”王弼注:“嗟,忧叹之辞也……至于耋老有嗟,凶矣。”后因以谓老年而忧叹。南史.刘孝绰传:“讵慰耋嗟人,徒深老夫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