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院怎么写好看:
学士院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使专掌内制。肃宗至德(756—758)以后,称翰林学士院。五代后梁因之。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废,出帝开运元年(944)复置。后周两宋沿置不替。参见“翰林学士院”。
官署名。唐玄宗为安置文学侍从官,于开元二十六年置学士院,专掌内命;供职者称翰林学士,掌起草任免将相等机密诏令。此院直属皇帝。见《新唐书·百官一·学士之职》。宋称翰林学士院,掌制诰诏令撰述。见《宋史·职官二·翰林学士院》。
词语分解:
- 学士的解释 1 ∶学位的一种,通常是初级或最低级学位文学士2 ∶古代在国学读书的学生
- 院的字典解释 院 yuàn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院子
历史官职推荐:文选清吏司派办处
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设,掌核议京外各项异常、寻常保案及奉旨允准各案。设经承以办理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