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字母历史词典解释
古音韵学汉语语音三十六个声母的代表字。唐末僧人守温选三十个字做声母。至宋,声韵学者在其基础上增加非、敷、奉、微、床、娘六字母,遂形成三十六字母。郑樵《通志·七音略》赞为使“重轻清浊不失其伦,天地万物之音备于此矣”。守温原书已佚,据《七音略》及司马光《切韵指掌图》等记载,可列三十六字母表如下:
三十六字母表
全清 | 邦 | 非 | 端 | 知 | 精 心 | 照 审 | 见 | 影 | 晓 |
次清 | 滂 | 敷 | 透 | 彻 | 清 | 穿 | 溪 | | 匣 |
全浊 | 并 | 奉 | 定 | 澄 | 从 邪 | 床 禅 | 群 | | |
次浊 | 明 | 微 | 泥 | 娘 | | 疑 | | | 喻 |
半舌音 | | | 来 | | | | | | |
半齿音 | | | 日 | | | | | | |
词语分解:
- 三十的解释 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 字母的解释 注音及拼读符号拉丁字母俄文字母
历史知识推荐:大宗伯
①官名。周礼六卿之一,春官之长。掌祭祀、礼仪,参议国政。下设小宗伯中大夫二人,肆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西魏末、北周仿周礼建六官,复置为春官府长官。正七命。②礼部尚书之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