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天监怎么写好看:
钦天监书法图片
钦天监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明清掌管观测天文、气象、编制历书之机构。明洪武三年(1370)改司天监设。置监正、监副为正、副长官,所属有主簿、五官正、五官灵台郎、五官保章正、五官挈壶正、五官监候、五官司历、五官司晨、漏刻博士等。三十一年,罢回回钦天监,以其历法归本监。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隶礼部。初设监正、监副等官,皆用汉员。康熙四年(1665)增设满洲监正、监副。雍正三年(1725)以西洋人为监正。乾隆十年(1745)增设管理监事大臣一人,始为独立机构。下设时宪科、天文科、漏刻科、主簿厅等。属官与明同。
词语分解:
- 钦天监的解释 官署名。掌管观察天象、推算历法。历代多设置,名称不同。 周 有太史, 秦 汉 以后有太史令。 隋 设太史监, 唐 设太史局,后又改司天台,隶秘书省。 宋 元 有司天监,仍与太史局、太史院并置。 元 又设有回回司天监。 明 清 改名钦天监,设监正、监副等官。 清 制, 汉 满 并用,亦有个别 欧洲 传教士参加。
- 监的字典解释 监 (監) jiān 督察:监察
历史知识推荐:守道
官名。又称分守道。明清道员之一,主掌钱谷之事。明永乐中,常派方面官巡视民瘼,定布政司右参政、右参议分守各属府州县,共六十道。两京不设布政司,则寄衔邻省布政司。清沿置,前后共设二十人,除数省不设,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