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钺怎么写好看:
假钺书法图片
假钺历史词典解释
东汉末、三国时期帝王特赐给大臣的一种待遇。受此号者拥有生杀大权。钺是一种专用于帝王仪仗的斧状兵器。《后汉书·献帝纪》:“董卓自为太尉,加钺、 虎贲。”李贤注:“加钺者, 得专杀也。”《三国志·夏侯尚传》:魏文帝黄初三年 (222),尚“假钺,进为牧”。
赐号名,钺是一种斧状兵器,专用于皇帝仪仗,如大臣得“假钺”赐号,此大臣则有生杀大权。《后汉书·孝献帝纪》:“董卓自为太尉,加鈇钺、虎贲。”注:“《礼记》曰:‘诸侯赐鈇钺然后专杀’。《苍颉篇》曰:‘鈇,斧也。’加鈇钺者,得专杀也。”《三国志·魏书·夏侯尚传》:“(黄初三年,尚)益封六百户,并前千九百户,假钺,进为牧。”
词语分解:
- 假钺的解释 见“ 假黄鉞 ”。
- 假的字典解释 假 jiǎ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
- 钺的字典解释 钺 (鉞) yuè 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
历史官职推荐:兼行参军
官名。晋代设置,见“行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