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尚书全解怎么写好看:尚书全解历史词典解释 书名。宋林之奇撰。四十卷。之奇精研《尚书》,加以诠解,撰成此书。自序谓博采诸儒之说而去取之,苟合于义,虽近世学者之说,亦在所取;苟不合于义,虽先儒之说,亦所不取。《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及《宋史·艺文志》皆作五十八卷,其孙林耕叟《后序》称此乃书坊据传抄不全、杂以伪作之本,其四十卷本,乃耕所重编。有《通志堂经解》本。 词语分解:- 尚书的解释 1 ∶中国古代官名。执掌文书奏章。作为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地位逐渐重要。后各朝均有设置,清代相沿不改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2 ∶明清
- 解的解释 解 jiě 剖开,分开:解剖
历史知识推荐:阳裕 十六国时右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人,字士伦。阳耽侄。西晋末任幽州刺史王浚治中从事。浚败,投鲜卑单于段眷,任郎中令、中军将军。历段氏五主,甚见亲重。晋咸康四年338,降后赵石虎,任北平太守。旋为前燕慕容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