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京师同文馆 |
释义 | 京师同文馆历史知识 京师同文馆怎么写好看:京师同文馆历史词典解释学校名。清同治元年(1862)七月恭亲王奕訢等奏请在北京设立,以培养翻译人才为主要目的。隶属于总理衙门。初仅设英文馆,次年增设法文馆和俄文馆,将乾隆时所设俄罗斯文馆并入,后添设德文馆、东文馆。六年设算学馆。教习多为外国人。学生专取正途人员包括举人和恩、拔、副、岁、优贡生,及出身于此的五品以下京外各官,以三十岁为限。素常讲求天文、算学,愿入馆学习者,则不限年纪。学制八年。以外语作必修科,各国地理和史地、代数学、化学等课程分途讲求。礼拜休业时添习汉文或试作论策、翻译照会。考试分月课、季考、岁考。每三年大考一次,优者授以官,劣者降革留馆。校务初由提调主持,另有副提调、教习、助教若干。后设总教习,丁韪良任是职近三十年。学生人数始为十人,渐增至一百二十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同文馆解散,二十八年定议并入京师大学堂。 京师同文馆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伎术官官名泛称。唐代指秘书省、殿中省、太常寺、太仆寺、左春坊等部门具有天文、音乐、医术、阴阳卜筮等专门技能并管理该事务的官员。分本色出身与非伎术出身两种。以伎术起家出仕者为本色出身,其叙迁有限制,不得任清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