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曲将怎么写好看:
部曲将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汉朝置。三国、两晋、南朝宋、陈沿之,军中及州、郡皆置,属部曲督。三国魏时规定须留家属作为人质,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罢部曲将长吏以下质任。八品。
泛指部校尉和军候。汉朝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称部,大将军营五部,每部设校尉一人,领本部兵马,秩比二千石,下有军司马一人,掌帅兵作战,秩比千石。部下为曲,曲设军候一人,掌领一曲兵马,秩比六百石。部曲将即泛指部校尉和军候。见《后汉书·百官一》。
词语分解:
- 部曲的解释 1.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大将军营五部,校尉一人;部有曲,曲有军候一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睨部曲之进退,览将帅之变态。”新唐书·李光弼传:“甲夜,士持炬徐引,部曲重坚,贼不敢逼。”2.借指军队。后汉书·董卓传:“寻而 何进 及弟 苗 先所领部曲皆归於 卓 , 卓 又使 吕布 杀执金吾 丁原 而并其众, 卓 兵士大盛。”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武吟:“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清 黄遵宪 聂将
- 将的字典解释 将 (將) jiāng 快要:将要
历史官职推荐:印
①执政者所持施政的凭信。后通称印信。秦朝以前通称为玺。后天子、诸侯王以玉为之,称玺。唐朝改称玺为宝。汉朝列侯黄金龟钮,御史大夫金印紫绶,文皆曰“章”; 千石至四百石皆铜印,文曰“印”。一般称皇帝所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