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厢大将怎么写好看:
四厢大将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北魏明元帝永兴四年 (412) 置,职掌不详。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改定官制后未见。
武官名。北魏置,其所部为中兵的组成部分。参见“中兵”。
词语分解:
- 四厢的解释 1.古军队编制名。魏书·太宗纪:“秋七月己巳朔,东巡。置四厢大将。”宋史·职官志六:“军职大者凡八等……次有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秩秩有序,若登第然。”宋史·职官志六:“ 淳熙 以后,四厢之职多虚。”2.朝会奏乐之地。宋书·礼志四:“謁者引护当拜者入就拜位。四厢乐作。”南齐书·乐志:“右一曲,皇帝当阳,四厢奏。皇帝入变服,四厢并奏前二曲。”隋书·音乐志上:“著 晋 、 宋
- 大将的解释 1 ∶军衔。将官的最高一级2 ∶比喻某一集团中的重要人物3 ∶高级将领的泛称当罗马大将恺彻未到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历史官职推荐:对移
即“对换”。 宋代官员注授差遣的方法之一。即“对换”,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