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东墙补西墙历史词典解释
同“拆东补西”。《中国民歌资料.纳布鞋》:“拆东墙,补西墙,先要顾前方。”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新华文摘》1981年第11期:“戚祖胜无力还债,只好再去骗,拆东墙补西墙,骗的更大,债主更多,形成了恶性循环。”
词语分解:
- 西墙的解释 亦作“ 西墙 ”。1.西面的墙。仪礼·士丧礼:“为垼于西墻下,东嚮。” 郑玄 注:“垼,块灶;西墻,中庭之西。” 汉 刘向 说苑·建本:“ 文公 见 咎季 ,其庙傅于西墻。” 前蜀 韦庄 夏夜诗:“正吟秋兴赋,桐影下西墙。”2.指西面。淮南子·氾论训:“故东面而望,不见西墙;南面而视,不覩北方,唯无所嚮者则无所不通。”见“ 西墻 ”。
历史典故推荐:谋道作舍
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宋 宋祁杂说:“谋道作舍,三年弗架。”参见“筑室道谋”。 连动 盖房子请教过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不一,办不成事。宋·宋祁杂说:“~,三年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