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户怎么写好看:
庙户历史词典解释
明代专事看管、修缮庙宇及备办祭祀之特定人户。南北两京所有帝王庙及功臣庙皆设。弘治十五年(1502)规定:每户量留二三丁供役,其余丁多者,悉查出当差。如有故意影射者,发边卫充军。
词语分解:
- 庙户的解释 监守太庙的民户。元史·祭祀志六:“明年,祭器、乐器俱备,以医籍百四十有八户充庙户、礼乐生。” 明 沉榜 宛署杂记·经费下:“膳夫二名,庙户三名,俱见均徭下。”
- 庙的字典解释 庙 (廟) miào 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庙
- 户的字典解释 户 hù 一扇门,门:门户
历史知识推荐:翰林院
官署名。1宫廷供奉机构。唐制,初于皇帝宫殿所在各设待诏之所,安置文学、经术、卜、医、僧道、书画、弈棋人才,陪侍皇帝游宴娱乐,统称翰林院,并非正式官署。玄宗以文学之士为翰林待诏、翰林供奉,后又改名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