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事必躬亲 |
释义 | 事必躬亲历史典故 事必躬亲怎么写好看:
事必躬亲历史词典解释躬亲:亲自。凡事都亲自去做。《礼记.月令》:“王命布农事……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官场现形记》五九回:“甄学忠有这位老母舅照料,自然诸事一概靠托,乐得自己不问。于舅太爷却勤勤恳恳,事必躬亲,于这位外甥的事格外当心。”姚雪垠《李自成》三卷二四章:“他习惯于事必躬亲,自己不过问总觉得不能放心。” 主谓 躬,亲自。凡事一定亲自去做。语本《礼记·月令》:“王命布衣农事……必躬亲之。”曹靖华《飞花集》:“他当年不但写信,连封信、贴邮票、投邮等细事,都事必躬亲,不劳别人代作。”△褒义。多用于形容人不摆架子,且办事认真。→身体力行 事事躬亲 井臼亲操 ↔指手画脚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除邪惩恶并列 清除歪风邪气,惩罚坏人。鲁迅集外集·编校后记:“他爱看侠士小说,因此发了游侠狂,硬要到各处去~,碰了种种钉子。”△用于打击坏人方面。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