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子口关怎么写好看:
荆子口关历史词典解释
又名荆子关、荆紫关。即今河南淅川县西北九十里荆紫关。《金史·武仙传》: 正大八年(1231),仙 “由荆子口东还”。民国初有县佐驻此。白狼农民起义军即由此入陕西。
即“荆紫关”。
词语分解:
- 荆子的解释 荆条。指刑杖。梁书·昭明太子统传:“ 太子 性仁恕,见在宫禁防捉荆子者,问之,云以清道驱人。 太子 恐復致痛,使捉手板代之。”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 东昏 於苑中立店肆,以 潘妃 为市令,帝为市吏,録事将鬭者就 潘妃 罚之。帝小有得失, 潘 则与杖。乃勑武賁不得进大荆子,閤内不得进实中荻。”
- 关的解释 关 (關) guān 闭,合拢:关门
历史地名推荐:侍郎堰
即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宋史·河渠志: “岁作侍郎堰,必以竹为绳,自北引而南,准水则第四以为高下之度。江道既分,水复湍暴,沙石填委,多成滩碛。岁暮水落,筑堤壅水上流,春正月则役工浚治,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