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投山窜海 |
释义 | 投山窜海历史典故 投山窜海怎么写好看:
投山窜海历史词典解释投:丢弃。窜:放逐。山、海:指荒凉边远之地。谓有罪放逐到荒凉边远之区。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山窜海,转死沟壑,岂能明目张胆,托书自陈耶?” 并列 投,贬徙。窜,放逐。放逐到边远荒凉的地方。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 不然,投山窜海,转死沟壑,岂能明目张胆,托书自陈耶?”△多用于政治方面。→楚囚相对↔受宠若惊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脾肉之叹脾:通“髀”,大腿。谓哀伤光阴虚度,思图有所作为的慨叹。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