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晒书 |
释义 | 晒书历史典故 晒书怎么写好看:
晒书历史词典解释《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艺文类聚》卷四引《世说新语》:“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曝晒衣物,隆乃仰卧出腹,云‘晒书’。” 郝隆字仕治,为桓温南蛮参军,善于应对。他认为自己饱读诗书,腹中富有学识,故而作此诙谐之语。 后因以“晒书”为饱读诗书,腹中有学问的典故。宋.杨万里《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诗之一:“莫羞空腹无丁字,且免秋阳晒杀6*人!”这里是反用并暗用“晒书”的典故。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巫峡路代称女神居住。唐罗虬比红儿诗之八一: “疏属便同巫峡路,洛川真是武陵溪。” 疏属: 即雕阴山,名女杜红儿曾居比。参见:○巫山云雨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