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思过半矣 |
释义 | 思过半矣历史典故 思过半矣怎么写好看:思过半矣书法图片 思过半矣历史词典解释对问题的理解超过了一半。 意谓已经弄懂了大部分道理。语出《易.系辞下》:“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孔颖达疏:“言聪明知达之士,观此卦下彖辞,则能思虑有益以过半矣。”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今粗明其一端,亦可思过半矣。”唐.李蔚《谏禁中饭僧疏》:“陛下细详时代之安危,眇鉴昔贤之敷奏,则思过半矣。”宋.苏轼《与李公择》:“大约安心调气,节食少欲,思过半矣。”《聊斋志异.宦娘》:“宦娘曰:‘君之业,妾思过半矣;但未尽其神理,请为妾再鼓之。’” 述补 ①已思考过一半了,形容所考虑的问题大部分已明白了。语出《易经·系辞下》:“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宋·范仲淹《推委臣下论》:孔子之辨门人,标以四科:一曰德行、二曰政事、三曰言语、四曰文学。以四科辨之,思过半矣。”②比喻事情已解决大半。清·钱谦益《兵科给事中李遇知授徵仕郎制》:“兵垣得人,而疆事思过半矣矣。”△多用于描述思考的状况。→深思远虑 ↔浅尝辄止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意兴索然索然:空尽貌。形容兴致全无。东周列国志七一回:“景公意兴索然。左右问曰:‘将回宫乎?’景公曰:‘可移于梁邱大夫之家。’”叶圣陶疑:“虚空的疑虑和真实的惶惧,同样可以使人徬徨无据,意兴索然。”亦作“兴致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