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

 

词条 洞心骇目
释义

洞心骇目

历史典故

洞心骇目怎么写好看:

洞心骇目怎么写好看洞心骇目书法图片

洞心骇目历史词典解释

形容使人惊异。宋 杨万里《答周监丞》:“‘濯龙’二大字,洞心骇目,得未曾有。”清卢文弨《〈游宦纪闻〉跋》:“初不知异闻之有录也。一日出示,余洞心骇目,多闻所未闻者。”


并列 形容使人惊奇。清·卢文弨《〈游宦纪闻〉跋》:“初不知异闻之有录也。一日出示,余洞心骇目,多闻所未闻者。”△用于心理活动方面。

词语分解:

  • 洞心的解释 潜心。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序:“﹝ 汉武帝 ﹞洞心於道教,使冥跡之奥,昭然显著。”
  • 骇目的解释 使人看了吃惊。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下:“时 河内 郡守,令乐工数百人於车上,皆衣以锦绣,伏厢之牛,蒙以虎皮,及为犀象形状,观者骇目。” 阿英 洪宣娇:“刀术妙速,衣色隐幻,一军骇目。”

历史典故推荐:红腐贯朽

形容充足的钱粮。宋朱熹与刘子澄: “如仓库无红腐贯朽之积,军士无超距投石之勇,只是旋收旋支,或鼓或罢,终是不成头绪。”●汉书·贾捐之传: “至孝武皇帝元狩六年,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

随便看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