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营镇怎么写好看:
三营镇历史词典解释
(1)在云南省洱源县北部。面积190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三营,人口5000。元世祖入大理,以此为吐蕃襟喉,留军三百户镇之,因名。明、清时为浪穹县辖地。民国时置洱源县永宁、永乐两乡。1961年设三营、永乐二公社。1963年为三营区,1969年改三营公社,1984年复三营区。1987年为乡,2000年置镇。产稻、小麦、蚕豆、蔬菜。特产葵花子、梅子。滇藏公路经此。名胜古迹北有火焰山温泉,西南金鳌山有梅城石塔。(2)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中北部。面积168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三营,人口 2170。明弘治间为固原镇第三营寨,故名。1950年置三营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为乡,同年析置三营镇,镇、乡并存。1985年撤乡并入。产小麦、黍、荞麦。为县苹果生产基地。有造纸、服装、农机具、汽车修理等厂。为固原市原州区最大集镇。宝中铁路经此设站。银平公路穿镇而过。
词语分解:
- 镇的字典解释 镇 (鎮) zhèn 压:镇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
历史地名推荐:哈拉淖尔
亦名哈拉池、黑海子。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清道光 敦煌县志 卷2: 黑海子,“ 卫志: 在沙州西北大泽,番名哈喇脑儿,即华言黑海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