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宏词科历史词典解释
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唐始设,属制科。凡及第有出身者及现任低级官员均可应试。试以策、论、议、诗、赋,中式者即可授官,或由低级官升为高级官。宋代简称宏博科,南宋绍兴三年(1133)由词学兼茂科改设(详“词科”)。清代改为博学鸿词科。
词语分解:
- 博学的解释 知识渊博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
- 词科的解释 科举名目之一。此科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宋 代又为宏词科、词学兼茂科、博学宏词科的通称。 清 代则专指博学鸿词科。 唐 无名氏 玉泉子:“ 德裕 尝为藩府从事日,同院 李评事 以词科进,适与 德裕 同官。”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真西山:“於是与之延誉於朝,而继中词科,遂为世儒宗焉。” 黄人 <清文汇>序:“继世之主,懋学右文;两举词科,而骏雄游彀;宏开四库,而
历史知识推荐:公孙龙
①前498—?春秋末楚国人,一说卫国人。字子石。孔子弟子。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②战国时赵国人。姓公孙,名龙,字子秉。平原君门客。反对兼并战争,曾说服燕昭王息兵,批评赵国攻齐,而为赵国反对秦国攻魏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