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率更令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秦代置。西汉沿置,掌知漏刻,主东宫值宿事,员一人,秩千石,隶太子詹事。东汉改隶太子少傅,主太子庶子、舍人值宿事。与太子家令、太子仆合称太子三卿。魏晋以后不领庶子、舍人,掌太子6*宫殿门户及赏罚等事,魏、晋、南朝宋皆五品,梁十班,陈四品、秩千石,北魏从四品上。置詹事时则隶之,不置詹事则隶太子二傅。北齐置为太子率更寺长官,员一人,从四品上。隋及唐初沿置,兼掌伎乐等事,皆从四品上,龙朔二年(662)改称司更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名。宋仅存其名而罕有除授。辽亦置。
词语分解:
- 太子的解释 已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儿子太子月恐惧。——战国策·燕策有以报太子。荆轲知太子不忍。请立太子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率更令的解释 古官名。 秦 置, 汉 因之。为太子属官,掌漏刻。 晋 主宫殿门户及赏罚之事,职如光禄勋、卫尉。 隋 掌伎乐漏刻。 唐 称率更寺令,加掌皇族次序及刑法事。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四。
历史知识推荐:摊丁入亩
又称摊丁入地、地丁合一、丁随地起。即将丁银摊入田赋一并征收。为清代赋役制度的重大改革。历代均以人丁、地亩作为双重征税标准。虽有明朝一条鞭法规定代役丁银摊入地亩,但未普遍实行。清初赋役制度十分混乱,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