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鞅怎么写好看:
赵鞅历史词典解释
?—前475
春秋末晋国大夫。即赵简子,又名志父,又称赵孟。赵武孙,赵景叔子。曾与荀寅在汝滨筑城,铸刑鼎,上著范宣子所为刑书。晋定公十一年(前501),鲁阳虎奔晋,他纳阳虎。次年,攻卫。十五年,他杀同族邯郸午,午之子赵稷等据邯郸(今属河北)叛乱。他被范吉射、荀寅所攻,乃退保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晋定公围晋阳。后韩、魏请定公赦之,复其位。晋定公十九年(前493),齐运粮救据朝歌的范氏、中行氏,郑以兵护送。他袭击郑兵,临战誓师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左传·哀公二年》)乃获大胜。后扩大封地,奠定建立赵国的基础。
词语分解:
- 赵的字典解释 赵 (趙) zhào 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
- 鞅的字典解释 鞅 yāng 古代用马拉车时套在马颈上的皮套子
历史知识推荐:布土
亦称布僚。旧称土佬、土僚。壮族自称之一。意为最早住在这里的人。今广西钦州市和左右江一带壮族多以此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