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驳怎么写好看:
参驳历史词典解释
明代大理寺之职掌。凡刑部、都察院报送案件,照驳至三,则纠察问官。
词语分解:
- 参驳的解释 1.杂乱不一。宋书·傅隆传:“国典未一於四海,家法参驳於縉绅。”2.弹劾与批驳官吏的错误言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科道争为主考:“一应科场之事,在外听御史纠劾,在内听礼部礼科参驳,毋得阿狥,著为定例。”明史·张慎言传:“祖制以票拟归阁臣,参驳归言官,不闻委勋臣以纠劾也。”
- 参的字典解释 参 (參) cān 加入在内:参加
- 驳的字典解释 驳 (駁) bó 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旁人的意见:批驳
历史知识推荐:大有司
唐、宋尚书省的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