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

 

词条 爱憎分明
释义

爱憎分明

历史典故

爱憎分明怎么写好看:

爱憎分明怎么写好看爱憎分明书法图片

爱憎分明历史词典解释

憎:恨。爱什么、恨什么,态度十分鲜明。臧克家《鲁迅对诗歌的贡献》:“鲁迅也称得起是一个爱憎分明的革命诗人。”郑彦学、张秀翔《杜甫草堂春意浓》:“杜甫用新松比作新生的正义的事业,以恶竹喻为腐朽的邪6*恶的东西,表现了杜甫爱憎分明的立场。”


主谓 爱什么,恨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方令孺《青春常在》:“他是一个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人。”△褒义。用于描写对人或事物的态度。→善善恶恶好善嫉恶 旗帜鲜明 旌善惩恶 ↔姑息养奸 认敌为友 朱紫难别 爱憎无常。也作“憎爱分明”。

词语分解:

  • 爱憎的解释 爱和恨
  • 分明的解释 1 ∶清楚明白状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2 ∶简单明了地这分明不对3 ∶清楚地划开界限

历史典故推荐:轻言寡信

谓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明贾仲名升仙梦第三折:“你不要非真当假,大丈夫言出无差,轻言寡信休要耍。” 见“轻诺寡信”。元·贾仲名升仙梦3折:“你不要非真当假,大丈夫言出无差,~,休要耍。”

随便看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