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游龙井六首·其六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游龙井六首·其六原文百尺竹梢强,千奇石色苍。 壶中寻奥窔,物外辨迷茫。 胜处崇情托,片时逸兴偿。 还当叩天竺,遂与过风篁。 诗词问答问:游龙井六首·其六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八 2. 岭名 参考注释百尺(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 (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奥窔(1).室隅深处,亦泛指堂室之内;。《荀子·非十二子》:“奥窔之间,簟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 杨倞 注:“西南隅谓之奥;东南隅谓之窔。言不出室堂之内也。” 宋 沉辽 《越州永福院大像赞序》:“逮诸菩萨、弟子凡十有二躯,以及四壁楣带奥窔之像,或突或绘,咸因彼寘此。” 清 唐甄 《潜书·性功》:“日之上升,天地山河,无有隐像;堂房奥窔,无有隐区。” (2).指隐蔽深曲之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 陆清献 年三十八,下第出都,由水路南旋。于水道之源流、漕运之奥窔及古人名蹟,无不详誌。” (3).指奥妙精微之处。 清 恽敬 《重刻<脉经>序》:“若夫是书之精微博大,足以发 轩 歧 之奥窔,通天地之门户。”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躬行》:“近世名公巨儒,喜谈禪理,盖亦如谈书画、谈古玩之类,聊以自娱,非真能窥其奥窔也。”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二篇第三章:“弱冠沉酣坟典,佛老兵刑,靡不窥其奥窔。” 物外世外;世俗之外 飘然物外 迷茫亦作“ 迷芒 ”。1.模糊不清。 宋 梅尧臣 《答泰州王道粹学士》诗:“欲随轻风挹君袂,满野春雨生迷茫。” 明 钱澄之 《三一上人云竹歌》:“双眼迷茫认不清,森森冷气遥相迫。” 冰心 《集外·小橘灯》:“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 (2).迷惑茫然;神情恍惚。《管子·势》:“人既迷芒,必其将亡之道。”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八:“她心里感到有些迷茫。”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三章:“ 郭祥 心中一阵迷茫慌乱,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变故。” 胜处美好的地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南峰北岭,多结禪栖之士,东巖西谷,又是刹灵之图;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为胜处也。”《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承供养者,现世福资,为亡者转生于胜处。” 明 唐顺之 《石屋山志序》:“ 石屋 者, 安成 山水之胜处也, 彭君 隐焉而乐之。” 片时一会儿 逸兴超逸豪放的意兴。《艺文类聚》卷一引 晋 湛方生 《风赋》:“轩 濠 梁之逸兴,畅方外之冥适。” 唐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明 归有光 《洧南居士传》:“视世之规规譾譾,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人物》1985年第4期:“窗外竹影婆娑,映得室内一碧如洗,更增添了他谈话的逸兴。” 天竺我国古代称印度 风篁(1).谓风吹竹林。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 唐 郑谷 《少华甘露寺》诗:“石门萝径与天邻,雨檜风篁远近闻。” 清 杨焯 《游弁山资福寺呈霞彻师》诗:“一片风篁拥翠微,晚鐘初动白云稀。” (2).指风吹篁竹发出的声响。 明 屠隆 《昙花记·尼僧说法》:“瓶水初澄,炉香正裊,簷角风篁清籟。” (3).即 风篁岭 。岭下 龙井 产名茶。 清 龚自珍 《会稽茶》诗:“茶星夜照 越 江明,不使 风篁 负重名。”参见“ 风篁岭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