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亡国之社 |
释义 | 亡国之社历史典故 亡国之社怎么写好看:
亡国之社历史词典解释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穀梁传.哀公四年》:“亳社者,亳之社也。亳,亡国也;亡国之社,以为庙屏,戒也。其屋,亡国之社,不得达上也。”《吕氏春秋.贵直》:“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所以为戒。”汉 蔡邕《独断》:“亡国之社:古者天子亦取亡国之社以分诸侯,使为社以自儆戒。屋之掩其上,使不通天;柴其下,使不通地,自与天地绝也;面北向阴,示灭亡也。” 偏正 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谷梁传·哀公四年》:“亳社者,亳之社也。亳,亡国也。亡国之社,以为庙屏,戒也。其屋,亡国之社,不得达上也。”《吕氏春秋·贵直》:“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所以为戒。”汉·蔡邕《独断》:“亡国之社:古者天子亦取亡国之社以分诸侯,使为社以自儆戒。屋之掩其上,使不通天;柴其下,使不通地,自与天地绝也;面北向阴,示灭亡也。”△贬义。多用于描写已亡之国。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海上仙槎源见“乘槎”。指传说中由海去天河的船。宋 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词:“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
随便看 |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