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少气无力 |
释义 | 少气无力历史典故 少气无力怎么写好看:
少气无力历史词典解释气不壮,没力量。形容精神不振。《西游记》第十八回:“那女儿认得是他父亲的声音,才少气无力的应了一声道:‘爹爹,我在这里哩。’”赵树理《三里湾》二二:“他慢慢摸到他坐的那把椅子上往下一坐,少气无力自言自语说:‘实在麻烦!’” 并列 形容气衰力弱,精神不振。《西游记》18回:“那女儿认得是他父亲的声音,才少气无力地应了声。”△贬义。用于人物体质与精神方面。→有气无力 ↔精力充沛 神完气足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江海同归百海千江同归于大洋。谓殊途而同归。宋.钱易南部新书乙:“贞元十二年天子降诞日,诏儒官与缁黄讲论。初若矛盾相向,后类江海同归。三殿谈经,自此始也。” 主谓 千江万水同归于6*大6*海。由不同方向前进,最终汇聚到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