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史令 |
释义 | 太史令历史知识 太史令怎么写好看:
太史令历史词典解释官名。相传夏代置,掌文书。秦代置为奉常属官。西汉沿置,景帝中元六年(前144)隶太常,掌天文、历法及修撰史书。东汉定员一人,秩六百石,专掌天时、星历,于岁终奏新年历,记载瑞应、灾异,不再撰史。魏、晋、南朝宋皆七品,梁一班,北魏正九品上。北齐置为太常寺太史署长官,掌天文地动、风云气色、律历卜筮等,正九品上。隋初为太史曹(局)长官,员二人,从七品下,隶秘书省。大业三年(607)改名太史监令。唐初复置,员二人,从五品下,隶秘书省。龙朔二年(662)改称秘阁郎中,长安二年(702)复旧名,后屡改屡复,至天宝元年定为太史监。北宋元丰改制后复置,为太史局长官,掌测验天文,考定历法。南宋沿置。辽代置为司天监长官。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置为太史院长官,至大元年(1308)升从二品,延祐三年(1316)升正二品,后改称太史院使。元末朱元璋曾置为太史院长官,吴元年(1367)改称太史院使。 汉代“太史令之印” 封泥(拓片)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来保1681—1764 清满洲正白旗人,喜塔腊氏,字学圃。初隶内务府。雍正初擢为内务府总管,署工部尚书。乾隆初,卫河上游百姓泄水灌田,致运河水浅,粮船难行,为高宗下旨严加禁止,遂上疏以为不应一概禁绝,宜加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