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阑烛跋怎么写好看:
酒阑烛跋历史词典解释
阑:尽。跋:烛燃尽后残余的部分。酒宴结束,蜡烛燃尽。指酒宴将散或时光已晚。清.郑燮《青玉案.宦况》:“酒阑烛跋,漏寒风起,多少雄心退。”
词语分解:
- 酒阑的解释 谓酒筵将尽。史记·高祖本纪:“酒阑, 吕公 因目固留 高祖 。” 裴駰 集解引 文颖 曰:“阑言希也。谓饮酒者半罢半在,谓之阑。” 唐 杜甫 魏将军歌:“吾为子起歌都护,酒阑插剑肝胆露。” 鲁迅 集外集拾遗·<无题>诗之二:“皓齿 吴 娃唱柳枝,酒阑人静暮春时。”
- 烛跋的解释 1.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 孔颖达 疏:“小尔雅云:‘跋,本也。’本,把处也。”烛跋,指竖立火炬或蜡烛的底坐。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烛奴:“﹝ 申王 ﹞每夜宫中与诸王贵戚聚宴,以龙檀木雕成烛跋童子。”聊斋志异·邵女“烛尽见跋” 清 何垠 注:“烛跋,烛本可把握处。”2.谓烛将燃尽。 宋 陆游 十月一日浮桥成以故事宴客凌云诗:“众宾共醉忘烛跋,一径却下缘云根。”
历史典故推荐:攀辕
同“攀辕卧辙”。剪灯新话.天台访隐录:“江万里去国,都民送之郭外者以千计,攀辕不忍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