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拈来历史词典解释
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诗:“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
词语分解:
- 随手的解释 1.随即;立刻。史记·淮阴侯列传:“若欲捕我以自媚於 汉 ,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 宋 苏轼 答刘沔都曹书:“ 軾 平生以言语文字见知於世,亦以此取疾於人……而习气宿业,未能尽去,亦谓随手云散鸟没矣。” 茅盾 色盲一:“ 李惠芳 赶快拾起一片碎瓦,正想掷过去,那虾蟆一跳,便不见了,随手将瓦片丢开。”2.顺手;顺便。三国志·蜀志·姜维传:“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
- 来的解释 来 (來) lái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
历史典故推荐:韩山石
北史.齐高祖神武帝纪载:北魏 高欢于普泰二年公元532年败尔朱兆于韩陵山,在此建定国寺旌功,命温子昇作韩陵山寺碑以记其事。后遂以“韩山石”借指记述战功的碑石。明 郭贞顺上俞将军诗:“但嘱壶民歌太平,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