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口白舌怎么写好看:
赤口白舌书法图片
赤口白舌历史词典解释
亦作“赤口毒舌”。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也指口舌之争。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又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与艾人并悬门楣,以为禳桧。”赤口白舌帖子:指端午节悬挂的帖子,上以生朱写“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犹言童言无忌。
并列 说话没来由,平白无故。《广陵潮》25回:“我敢是没有真凭实据,赤口白舌枉说人家的?”△用于说话。
词语分解:
- 赤口的解释 1.谓谗毁者之口。 唐 李翱 准制祭伏波神文:“小人赤口,曷本於理?” 宋 陆游 养生诗:“忠言何啻千金药,赤口能烧万里城。”2.旧指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 宋 储泳 祛疑说:“赤口,小煞耳。人或忤之,率多鬭讼。” 宋 陆游 己未重五诗:“安用丹书禳赤口,风波虽恶不关身。”3.见“ 赤口日 ”。
- 舌的解释 舌 shé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舌头
历史典故推荐:清心省事
谓心境清静,政事杂务简省。宋.陆游上殿札子:“人君与天同德,惟当清心省事,澹然虚静,损之又损,至于无为。”清史稿.冯溥传:“比将归,诣阙谢,赐游西苑,内侍携酒果,所至坐饮三爵。临发,疏请清心省事,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