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国家丞怎么写好看:
侯国家丞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掌侍侯,使理家事。原先有家丞、庶子、行人、洗马、门大夫五官,中兴以后省行人、洗马、门大夫。食邑千户以上的置家丞、庶子各一人,不满千户的只置庶子,不置家丞。见《后汉书·百官志》。
词语分解:
- 侯国的解释 1.侯爵的封地。汉书·地理志下:“讫於 孝平 ,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 潁川郡 有 成安县 ,侯国也。”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汉书九·侯王相有别:“诸郡国下所属县,有注侯国者,即所谓王子侯、恩泽侯等侯国也。”2.指侯爵。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汉高帝 十一年,封 靳彊 为侯国。”
- 家丞的解释 官名。 汉 代太子家令的辅佐官。诸侯国亦设此职。主管家事。历代相沿。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詔书独藏 魏其 家,家丞封。”后汉书·朱晖传:“ 永平 初, 显宗 舅 新阳侯 阴就 慕 暉 贤,自往候之, 暉 避不见。復遣家丞致礼, 暉 遂闭门不受。”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胄子除华紱,家丞具急装。敕须离禁闥,手为换衣裳。”
历史官职推荐:监国谒者
官名。三国魏对诸王、侯国防制甚密,特遣谒者等使者监伺诸国,故名。三国志·陈思王传: “黄初二年221,监国谒者灌均希指,奏曹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 官名,三国魏置,掌监伺诸王国。三国志·魏书·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