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大夫下大夫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每畿置一员,掌本畿行政事务,下设畿正上士、畿正中士以佐其职。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词语分解:
- 下大夫的解释 古代的职官名。 周 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左传·哀公三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故 晋国 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
历史官职推荐:镇贼中郎将
官名。东汉末为镇压黄巾起义置。统兵,朱儁自右中郎将迁此。见后汉书·朱儁传。 官名,东汉末年置,朱儁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而被封此官。后汉书·朱儁传:“(皇甫)嵩乃上言其状,而以功归儁,于是进封西乡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