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历史词典解释
喻:明白,知道。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小利。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杨继绳《不妨一条“白道”走到底》(《光明日报》1993年8月5日):“近年来,在青年知识分子中流行一种说法:当官是走‘红道”,经商是走‘黄道’,做学问是走‘白道’。在古代的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立功,立言,立德。那时由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知识分子一般不愿走‘黄道’。”
词语分解:
- 君子的解释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君子多欲。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不亦君子乎。——论语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君子博学
历史典故推荐:馆娃
源见“西施”。馆娃宫,春秋时吴王 夫差为西施建造。后借指西施。唐 李绅回望馆娃故宫诗:“因问馆娃何所恨,破吴红脸尚开莲。”亦泛指美女。元 孙周卿蟾宫曲.题琵琶亭曲:“妾本是京师馆娃,嫁商人沦落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