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车工人抗捐历史词典解释
①清光绪三年(1877)上海小车工人为反对公共租界工部局增加捐税,群起反抗。工部局进行镇压,朱浩林等抗捐首领被处枷刑。②光绪十四年小车工人反对工部局增加车捐,二千余人示威,迫使工部局取消加捐的规定。③光绪二十三年工部局决定增加车捐,激起五千名小车工人罢工,并在公共租界聚集抗议。工部局出动大批巡捕镇压,小车工人以扁担、砖瓦为武器,奋起反击。外国军舰开炮威胁,水兵上岸配合巡捕和万国商团进行镇压,但工人并未屈服。工部局最后被迫宣布延期三个月加捐。
词语分解:
- 上海的解释 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中央直辖市,世界特大城市和十大港口之一。地扼长江出海口。面积6,186平方公里,人口1,185万
- 抗捐的解释 公开反对交纳捐税
历史知识推荐:邢昺
932—1010 北宋曹州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南人,字叔明。出身农家。太平兴国中九经及第。历国子监丞、国子博士、诸王府侍讲、国子祭酒等。咸平二年999,真宗始置翰林侍讲学士,擢为首任。深悉民事,居讲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