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司怎么写好看:
二司书法图片
二司历史词典解释
汉朝司徒、司空合称。《后汉书 ·袁绍传》:“故太尉杨彪,历典二司,元纲极位。”时彪代董卓为司空,又代黄琬为司徒。
东汉司徒与司空的合称。《后汉书·袁绍传》:“太尉杨彪,历典二司。”注:“彪代董卓为司空,又代黄琬为司徒。”
词语分解:
- 二司的解释 1.指 汉 王尊 、 王骏 。二人皆为司隶校尉,故称。汉书·叙传下:“民具尔瞻,困于二司。” 颜师古 注:“二司者,司隶校尉 王尊 劾奏 衡 追奏 石显 扬著先帝任用倾覆之臣,司隶校尉 王骏 劾奏 衡 专地盗土也。”2.指司徒、司空。后汉书·刘恺传:“频歷二司,举动得体。” 李贤 注:“二司为司徒、司空。”后汉书·袁绍传:“太尉 杨彪 ,歷典二司,元纲极位。” 李贤 注:“ 彪 代 董卓 为司空
- 二的字典解释 二 èr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 司的字典解释 司 sī 主管,操作:司法
历史官职推荐:阶
官职等级。北魏官员等级分正、从九品,品内又分等则谓之阶,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令,每品分上、中、下三阶; 二十三年令,从三品以上不分阶,四品以下每品分上、下两阶,依考格迁转,五等爵及从五品以上者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