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历史词典解释
原作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比喻天道广大,无所不包。后则借指国家法网虽宽,但不会漏掉坏人。老子说,大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获胜,不说话而善于回答,不召唤而自动到来,虽迟缓而善于谋划。天网极为广大,网孔虽稀,而从没有漏失。
【出典】:
《老子》73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绅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例句】:
北齐·魏收《魏书·任城王传》:“又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见故欲求治本,莫若省事清心。”
见“天网恢恢”。蔡敦祺《林则徐》:“再有那个张腾已调往江西,他自以为诬告得逞,咱们无奈他何,却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词语分解:
- 天网的解释 1.上天布下的罗网。 汉 班固 幽通赋:“观天网之紘覆兮,实棐諶而相训。”参见“ 天网恢恢,疎而不漏 ”。2.比喻朝廷的统治。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吾王於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紘以掩之。”隋书·薛道衡传:“岂容使区区之 陈 久在天网之外?”3.特指国家的法律。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诚以天网不可重罹,圣恩难可再恃。” 唐 李涉 陕中遇赦寄秦洛旧知诗:“天网初开释 楚
历史典故推荐:星折中台
同“星坼中台”。剪灯馀话.连理树记:“紫焰煌煌明瑀珰,星折中台事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