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单枪匹马 |
释义 | 单枪匹马历史典故 单枪匹马怎么写好看:
单枪匹马历史词典解释一个人单身上阵。比喻单独行动,没人帮助。五代.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清.洪昇《长生殿.贿权》:“单枪匹马身幸免,只指望鉴录微功折罪愆。”茅盾《腐蚀.十一月二十八日》:“尽管恶势力是那么大而我是单枪匹马,然而也未必永久是单枪匹马。”亦作“匹马单枪”。《景德传灯录.汝州南院和尚》:“问:‘匹马单枪来时如何?’师曰:‘待我斫棒。’”《喻世明言》卷三一:“韩信九里山排下绝机阵,十里埋伏,杀尽楚兵百万,战将千员,逼得项王匹马单枪,逃至乌江口,自刎而亡。” 并列 一杆枪,一匹马,单身上阵。比喻个人单独行动。语出《全唐五代词·敦煌词》199首:“单枪匹马抢排阵,尘飞草动便须去。”刘卫华、张欣武《哈佛女孩刘亦婷》:“从现在起,我只能单枪匹马地实施我的育儿计划了。”△用于描写一种参与。→孤军奋战 ↔人多势众 千军万马。 也作“匹马单枪”、“单枪独马”。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灵和柳色借指寄托情思之物。 清郑燮李诗: “回头痛哭仁皇帝,长把灵和柳色看。” 参见:○张绪柳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