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掾怎么写好看:
五官掾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汉代郡国属吏,地位次于功曹,祭祀居诸吏之首,无固定职掌,凡功曹及诸曹员吏出缺即代理其职务。晋至南北朝沿置。晋中央政府诸卿、领军、护军、太子太傅、少傅等及诸郡、国皆置为僚属。南朝宋自太常至长秋,领军、护军等将军、太子二傅、诸郡亦置,主诸曹事,为重要属吏之一。齐沿置。梁诸卿、太子二傅、詹事,领军、护军、左右卫等将军,诸郡皆置,位自三班到流外四班不等。陈沿置,位八、九品不等。北齐诸卿、领护军、太子詹事、诸郡皆置。
词语分解:
- 五官掾的解释 州郡的属官。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 敬则 城局参军 徐庶 ,家在 京口 ,其子密以报 庶 , 庶 以告 敬则 五官掾 王公林 。” 胡三省 注:“自 晋 以来,诸郡有五官掾。”
- 五官的解释 指耳、眼、鼻、口、身,通常指脸部器官 五官端正
- 掾的字典解释 掾 yuàn 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掾史
历史知识推荐:老牛会
清咸丰年间河南永城一带团练组织。创办人为牛长庚,故名。会员皆以白布裹头,当地群众亦称之为“孝帽子会”。曾参与镇压豫皖边境的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