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津怎么写好看:
小平津历史词典解释
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东汉中平元年(184)为镇压黄巾起义,在津上置关戍守,为八关之一。《后汉书·何进传》:中平六年(189),袁绍大诛宦官,“张让、段珪等困迫,遂将帝与陈留王数十人步出(洛阳)谷门,奔小平津”,即此。
又作河阳津。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为古代黄河重要渡口。东汉中平元年(184年)为镇压黄巾起义,在津上置关戍守,为“八关”之一。
词语分解:
- 小平津的解释 在今 河南省 孟津县 东北 黄河 上。 东汉 灵帝 时于此设关,为 河南 八关之一。后汉书·灵帝纪“置八关都尉官” 唐 李贤 注:“八关谓 函谷 、 广城 、 伊闕 、 大谷 、 轘辕 、 旋门 、 小平津 、 孟津 也。”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孟津县。
- 津的字典解释 津 jīn 渡水的地方:津渡
历史地名推荐:峣柳城
即今陕西蓝田县治。晋书·桓温传:十六国前秦皇始四年 354,“ 苻 健又遣子生、弟雄众数万屯峣柳”,即此。北周建德二年 573 蓝田县徙治于此。宋敏求 长安志 卷16: “ 蓝田县城本名峣柳城,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