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绢斜封怎么写好看:
白绢斜封书法图片
白绢斜封历史词典解释
唐·卢仝《谢孟谏议惠茶歌》:“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传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词语分解:
- 白绢的解释 一种白色的薄型丝织品。三国志·魏志·倭传:“又特赐汝紺地句文锦三匹,细班华罽五张,白绢五十匹,金八两,五尺刀二口,铜镜百枚,真珠、铅丹各五十斤。”水浒传第二八回:“只见管营相公身边,立着一个人,六尺以上身材,二十四五年纪,白浄面皮,三綹髭鬚;额头上缚着白手帕,身上穿着一领青衫上盖,把一条白绢搭膊络着手。”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素书’是用朱墨写在白绢上的道书。”
- 斜封的解释 谓非朝廷正命封授官爵。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 景龙 中,斜封得官者二百人。”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斜封:“ 唐睿宗 景云 元年八月,以 中宗 时官爵踰滥,因依妃主墨勅而受官者,时谓斜封,禁之。”明史·钱一本传:“墨敕斜封,前代所患;密启言事,先臣弗为。” 清 黄宗羲 谥文靖朱公墓志铭:“倘有故违僉论,出自斜封墨勅者,方为中旨。”
历史典故推荐:摄官承乏
摄:兼理。承乏:意谓职位出缺,暂且由自己来承担。 旧时常用作官吏履任视事的谦语。语出左传.文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承乏。”杜预注:“言欲以己不敏,摄承空乏。”宋书.谢灵运传:“余摄官承乏,谬充殊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