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潼关 |
释义 | 潼关历史地名 潼关怎么写好看:
潼关历史词典解释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古为桃林塞地。东汉建安中设潼关,故址在今潼关县东北港口镇东南四里杨家庄附近。《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建安十六年 (211),关中诸将马超、韩遂等 “屯潼关”。即此。《水经·河水注》: “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隋南移至今杨家庄南一里城北村。唐天授二年 (691) 北移至今潼关县东北港口镇 (即老潼关)。 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渭河入黄河处南岸。《水经注·河水》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素有“鸡鸣闻三省”之说。东汉设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关隘。周长约5千米。北、西与东北为版筑土墙,外包青砖,高16米,宽8米;南与东南,顺山势削成垛口,高达30米。周有六门,南北有二水门。今残垣尚存。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怀溪水即今广东怀集县西之绥江。方舆纪要卷108梧州府怀集县:怀溪水“在城西南。亦名南溪水。源出齐岳山,南流而东,折合桃花水,经广东四会县界,下流入海”。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