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律郎怎么写好看:
协律郎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北魏置,先为从五品,后为正八品。又有协律中郎,位其上,从四品下。北齐为太常寺属官,二人,八品上,掌监调律吕音乐。隋唐沿置。宋置一人,从八品,掌乐律,又负责指挥大祭祀及宴享时奏乐。辽南面官亦置。金同宋制。元置二人,隶太常寺或太常礼仪院。明初置二人,后增至五人,隶太常寺,正八品。清初沿置,乾隆七年(1742)改隶乐部。
词语分解:
- 协律的解释 1.调和音乐律吕,使之和谐。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协律则 李延年 ,运筹则 桑弘羊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延年 以曼声协律, 朱 马 以骚体製歌。” 姚华 曲海一勺·原乐:“惜乎协律之署已墟,正音之谱不续。”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十节:“ 丘仲 造笛,作为协律的乐器。”2.协律都尉、协律校尉、协律郎等乐官的省称。 唐 韩愈 有赠别元十八协律诗
- 郎的字典解释 郎 láng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郎
历史知识推荐:李莲英
1848—1911 清末直隶河间今属河北人,祖籍浙江绍兴,原名英泰,字灵杰,道号乐元。幼迁居北京海淀,帮父硝皮头补鞋,绰号“皮硝李”。七岁时净身。咸丰六年1856,进宫为小太监。以善梳新髻得慈禧太后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