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花样 |
释义 | 花样历史官职 花样怎么写好看:
花样历史词典解释清朝捐纳事例之一。乃加捐诸名目之合称。捐纳官或非捐纳官,于序补之本班上输资若干,使班次较优,铨补加速,故有此称。乾隆 (1736—1795)以前,正途铨补不甚壅滞。道光 (1821—1850) 中始增插班间选、抽班间选、遇缺等加捐花样。咸丰(1851—1861) 中则多立班次以广捐例,陆续增设新班遇缺、新班尽先、不论班尽遇缺选补等多种名目。同治(1862—1874) 中又增银捐新班、尽先、遇缺等项,并于新班遇缺之上,另设十成实银之新班遇缺先等大八成花样捐。银捐各班选用特优,它途莫及,以至序补过速,有见缺指捐之弊。光绪四年 (1878) 各项花样一律停捐。然积重难返,虽进士即用知县,不加捐花样,亦难授官。十年以后花样加捐事例陆续重开。至二十七年,各项花样随实官捐并停。 词语分解:
历史官职推荐:左部尉官名。北齐置,为临漳县二尉之一,辖九行经途尉。九品上。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