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听怎么写好看:
瓮听书法图片
瓮听历史词典解释
亦曰地听。军用侦听具。穴地如井,深二丈,勿及泉,令听事聪审者以新瓮自覆于井中,坐而听之。数百步之内有凿地道者皆声闻瓮中,并可辨方向远近。这是共鸣原理在军事上的运用。最早记载见于《墨子·备城门》。
词语分解:
- 瓮听的解释 穿井用薄皮蒙瓮口置于井中,可听地下远处音响,以防敌人挖掘地道,谓之“瓮听”。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器式·瓮听图说:“瓮听,用七石瓮覆於地道内,择耳聪人坐听於瓮下,以防城中凿地道近我。”参见“ 地听 ”。
- 瓮的字典解释 瓮 (甕) wèng 一种盛水或酒等的陶器:水瓮
- 听的字典解释 听 (聽) tīng 用耳朵接受声音:听力
历史知识推荐:隋五铢钱
隋开皇元年581,文帝下诏铸新钱。背面肉好,皆有周廓,文曰“五铢”,重如其文。隋末,币材配剂增加锡量,钱色发白,故又称五铢白钱。边廓较宽,字笔交直,近穿处有一道竖划。标准钱一般直径2.5厘米,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