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杜甫草堂 |
释义 | 杜甫草堂历史知识 杜甫草堂怎么写好看:
杜甫草堂历史词典解释在今四川成都西南郊浣花溪畔。唐乾元二年(759)杜甫入蜀。次年,建草屋定居。前后共住于此近四年。后草堂破败圮倾,仅存几只础石。五代时,韦庄重建茅屋,立祠宇。经宋、元、明、清,代有维修改建。1954年建立杜甫草堂纪念馆,后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总面积约三百亩。入大门,过石桥,大廨之后为诗史堂。堂后小桥通柴门,达工部祠。祠正中有杜甫塑像,两侧有陆游、黄庭坚陪像,并陈列有历代各种杜诗版本。累代名人题词,楹联颇多,风景之美,文风之盛,历来为游人向往。 杜甫草堂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宋明帝439—472 即刘或。南朝宋皇帝。公元466—472年在位。字休炳,小字荣期。文帝第十一子。初封淮阳王,改封湘东王。景和元年465十二月,前废帝被杀,立为帝,年号泰始。即位初,四方反叛,在击平江州刺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