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它山之石 |
释义 | 它山之石历史典故 它山之石怎么写好看:
它山之石历史词典解释它山:别的山。《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攻:琢治。错:磨石。别的山上的石头,可用来琢磨玉器。意为别国的贤才可作为本国的辅佐。后用以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一般多指朋友。亦作“他山之攻”。晋.葛洪《抱朴子.畅玄》:“藏夜光于嵩岫,不受他山之攻。”《聊斋志异.司文郎》:“甲申之年,竟罹于难,岁岁飘蓬,幸相知爱,故极力为他山之攻,生平未酬之愿,实欲借良朋一快之耳。”亦作“他山之石”。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托无愧之铭,跋涉载劳于千仞;访他山之石,东西向逾于万里。” 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西厢行径指青年男女密约幽会。明高濂玉簪记·琴挑: “他独自理瑶琴,我独立苍苔冷,分明是西厢行径! ” 参见:○待月西厢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