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鼓怎么写好看:
谏鼓历史词典解释
《淮南子.主术训》:“古者天子听朝,公卿正谏,博士诵诗,瞽箴师诵,庶人传语,史书其过,宰彻其膳,犹以为未足也。故尧置敢谏之鼓,舜立毁谤之木。”
传说上古圣世,帝尧设置敢谏之鼓,使谏者击鼓上闻,以便纳谏。后遂用为歌颂帝王纳谏之典。
唐.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舜庭招谏鼓,汉殿上书囊。”
词语分解:
- 谏鼓的解释 设于朝廷供进谏者敲击以闻的鼓。管子·桓公问:“ 舜 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 禹 立諫鼓於朝,而备讯唉。”新唐书·裴谞传:“ 諝 上疏曰:‘諫鼓、谤木之设,所以达幽枉,延直言。’” 唐 唐孙华 吴歈为陈沧洲太守作诗:“谁能鸣諫鼓,慷慨伏青蒲。”
- 谏的字典解释 谏 (諫) jiàn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谏劝
- 鼓的字典解释 鼓 gǔ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yu?)
历史典故推荐:呼航济水
淮南子.道应训:“公孙龙在赵之时(公孙龙,战国赵国人,创坚白异同之说,著公孙龙子),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与之游。’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对曰: